来源:独角兽早知道
中国石墨(.HK)7月18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独家保荐人为力高企业融资有限公司。
中国石墨本次全球发售4亿股股份,其中香港发售股份1.2亿股,国际发售股份2.8亿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最终发售价每股发售股份0.港元。香港发售股份获约26.51倍认购。国际发售股份获约1.06倍认购(于任何超额配股权获行使前)。
中国石墨上市后高开高走,盘中最高涨幅超%,截至7月18日收盘,中国石墨涨.08%,报0.79港元/股,市值12.64亿港元。
编辑
Arti
据悉,中国石墨是国内一家销售鳞片石墨精矿及球形石墨的公司,主要从事将未加工石墨加工制成鳞片石墨精矿及球形石墨。最早的历史可追溯至年,彼时其以“溢祥石墨”名义展开鳞片石墨精矿选矿及销售的营运,至年扩大业务以溢祥新能源名义加工及销售球形石墨。
石墨是一种由六方晶体结构的碳原子堆积片组成的矿物,为灰色至黑色、不透明,具有金属光泽。由于可以用于航空和能源领域,特别是在新兴的非碳能源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因此其也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矿产。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对石墨的营运加大,如大规模燃料电池、高强度复合材料,全球对石墨的需求也随之攀升。
一分为二地看,中国石墨的主要产品鳞片石墨精矿及球形石墨所处行业均显现出了明显的增长拐点。
一是鳞片石墨精矿行业,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及下游需求增加,特别是锂离子电池在汽车及消费电子产品中的使用迎来快速增长,进一步促进了作为锂离子电池主要材料的鳞片石墨精矿的需求稳定式增加。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自年以来,中国鳞片石墨精矿的销量及收益均稳步增长。鳞片石墨精矿销量于年达到,吨,销售收益则于年达到20.43亿元。
或受行业利好政策、石墨制造技术进步和下游行业需求增加等机遇的推动,预计年鳞片石墨精矿的销量将增加至,吨,年至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3%,同期鳞片石墨精矿的销售收益将进一步增加至29.72亿元,年至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8%。
年至年,国内鳞片石墨精矿产量复合年增长率仅是-13.1%,而鳞片石墨精矿需求的稳步增长可谓也极大地改善了该行业产量的增长状况:预计产量将由年的,吨增至约年的,吨,复合年增长率约为6.2%。
二是球形石墨行业,据悉,球形石墨由鳞片石墨精矿制成,亦是生产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众所周知,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呈现高双位数增长趋势,进而也为球形石墨的市场快速增长铺平道路。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过去五年,中国球形石墨销量按复合年增长率21.7%高速上升,由年的51,吨大幅增至年的估计数量,吨。与之相似的是销售收益亦受益于庞大市场需求,由年的10.46亿元升至年的19.49亿元,同期复合年增长率为16.8%。预计至年,中国的球形石墨销量将激增至,吨,销售收益增长至39.59亿元。
除此之外,从年至年,球形石墨产量也以约18.6%的复合年增长率稳步增长,增至约,吨。展望未来,不断增长的下游市场有望于未来五年为球形石墨供应商带来商机。随着潜在技术改进,预计年国内球形石墨产量将上升至,吨。
在上述主要产品所处行业呈明显增长态势的发展背景下,中国石墨集团逐步跻身为国内石墨核心材料的供应商。
据招股书数据披露,就销售收益而言,年,中国石墨集团在中国鳞片石墨精矿行业销售收入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4.2%;与此同时,在中国球形石墨行业排名第六,市场份额同样约3.5%。
从核心财务数据来看,随着所处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中国石墨的营收及净利润也呈现出一定的增长之势。
据招股书数据显示,年至年,该公司实现收入分别为1.24亿元、1.69亿元、1.98亿元,逐年提升;同期实现净利润则分别为.9万元、.9万元、.5万元,亦不断增长。
拆分收入结构来看,据中国石墨招股书显示,公司业务主要包括销售鳞片石墨精矿及在公司厂房加工的球形石墨。公司选矿及加工厂生产的主要产品目前依赖从北山矿场(位于黑龙江省萝北县)开采及向第三方供应商采购的未加工石墨供应。此外,中国石墨还销售开采业务的副产品——未加工大理石。
于报告期内,该公司销售鳞片石墨精矿所产生的收益分别约为万元、万元及万元,销售球形石墨及其副产品所产生的收益约为万元、万元、万元。同期公司已出售鳞片石墨精矿量分别达到18,吨、34,吨及37,吨,球形石墨及其副产品销量分别为约8,吨、10,吨及13,吨。
与此同时,随着营收和净利润的逐步扩大,中国石墨的现金流也随之有所攀升:据招股书数据显示,该公司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年的.1万元增长至年的.4万元。
综上种种,可以看出,乘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东风”,中国石墨集团营收和净利润都显现了一定的增长态势,但综合来看,大客户“依赖症”、较高的应收账款水平等表现也不代表该公司全无成长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