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打的科级干部流水的处级干部

西北县城干部基本以科级干部为主,全县以20多个处级干部为主干,多个科级干部为枝干,基本上组成了县城运行的大脑。

来源于网络

一、地域限制

县城干部的复杂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在于科级干部基本是本地人为主,其父辈或其同级干部不是乡友关系就是同学关系,这就造成了县城关系复杂的重要原因。

二、人情催生

县城干部关系是以人情为基本纽带,城区面积不过6平方千米,大部人属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类型,你家、我家都是知根知底的类型,也造成了你帮我、我帮你的圈子。这也是为什么说小地方基本以关系为主,而小地方的人在发现问题之后,第一时间想的也是关系,既是关系本身对事物的效率性,又是关系在天然上会让弱势者产生优越性的特殊心理造成的,而这又是以县城市民基本素质为托底的,我们庆幸的是这一类群体基本集中在35岁以上,在这里不得不提一句,九年义务教育,确实是在改变着这个社会的传统格局。

来源于网络

三、铁打的科级干部、流水的处级干部

从以西北某县为例子,从上级工作角度来看,一个县的县级干部本地人所占的比例不超过15%,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科级是县城干部的天花板,在晋升困难的情况下,人的心态是会出现偏移的(这个我们后面专题来讲),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各种问题。

来源于网络

从县委书记、县长角度来看,初来宝地,人生地不熟,必然会需求老同志帮忙,老同志的推荐,必然也是存在人情考量、地域考量,一届一届自然也就造成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格局。从干部选拔角度来看,一方面近些年来很少有本地人担任本地主管领导的现象,

这自然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权利集中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因素,谁在上级部门眼前,必然上级领导也对谁最熟悉。必然也是相对最放心的。从干部结构来看,35-55岁的县城科级干部,是特殊的历史造就的,既有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分配元素,也有本世纪初县城干部招聘混乱、管理混乱的因素,造就了以乡土情怀、能力因素(本世纪初好的大学毕业生基本上都留在了大城市)为主的二元结构,成就了我们今天的这一批干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75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