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探索“村晚”的更多打开方式中国文化报记者李荣坤近日,“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黑龙江省冬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活动文艺演出落下帷幕,该活动分别在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饶河县和大箐山县线上线下进行演播。3场活动中,现代歌舞、器乐演奏、传统戏曲、非遗展示和语言类等节目异彩纷呈,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线上观众纷纷点赞。▲“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黑龙江省冬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活动(萝北县)演出现场萝北县文化馆供图“本次‘村晚’是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演职人员近人,原创节目达70%,把萝北人民的生活情况、老百姓的精神面貌和当地文化底蕴都展现给了全国观众。”谈到在萝北县冬季“村晚”的举办情况,萝北县文化馆馆长李金良表示,第一次做这种主题鲜明的“村晚”,民众的参与度非常高,临近演出的几天更是一票难求。据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研究馆员、本次活动的导演徐美巍介绍,3场“村晚”各有特色、各具亮点。“萝北和饶河都在中俄边境,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萝北县结合乡村振兴与当下的热门事件创作了小品《乡村直播间》,发动村级文化带头人创排了相声《乡村广播站》;饶河县作为乌苏里船歌的发源地,创排了《乌苏映雪》和《船歌向党》两首作品。同时,还演出了当地特有的赫哲族特色歌舞《魅力赫哲》。”徐美巍说,大箐山县着重体现其林区特色,以《林区号子》再现林区伐木工人的劳动形象。此外,还将抗联英雄故事、中华秋沙鸭、翠花酸菜、凉水自然保护区等当地元素融入节目、搬上舞台。高质量的演出源于基层群众对文化的热爱。“我们每个社区和乡镇基本都有自己的文艺团体。”李金良告诉记者,萝北县文化馆积极培育乡村文艺力量,每年都组织培训村里的文化教员,63个自然村现在都有文化教员。去年,文化馆共组织下乡辅导了30多场,包括声乐、舞蹈等门类。作为萝北县云山合村的一名文化教员,单志军多年来一直活跃在当地的各种文化活动中,并组织了城乡文化艺术团。在本次“村晚”中,他在节目《乡村广播站》中就是作为人物原型本色出演。步入年,黑龙江12场“村晚”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中。在白桦林间看一场鄂伦春族白伊娜的特色“村晚”,在“冠军之城”七台河做一场冰雪主题特色“村晚”,在农场做北大荒主题的“村晚”……目前,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和各县(市、区)的文化馆正广开思路,深度谋划着“村晚”更多新鲜的打开方式。徐美巍表示,往年的“村晚”基本是在春节前后举办,自年开展“四季村晚”之后,大家发现“村晚”还有可持续挖掘的很大空间。为此,当地的文化馆还组团特意到南方省份去调研、考察,不断完善办“村晚”的思路和想法。据了解,今年,黑龙江将差异化打造特色风格,结合时事,推出诸如乡村振兴、红色抗联、乡村网红、冰雪特色、林区特色等不同主题的专场,同时,融入农村赶大集、闹秧歌、“网红”带货等环节,为当地的冰雪经济助力。“我们也可以‘蹭’哈尔滨的流量,将更多游客引流到基层,变‘流量’为‘留量’。”徐美巍表示。来源:中国文化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