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突发极端天气,冻死了隋炀帝西巡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1214/u2usdg0.html
5月22日,发生在甘肃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越野赛的悲剧我想大家已经知道了,毕竟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因为遭遇极端天气,21人在此次事件中丧生。这件事的确铤糟心的,不过我今天不是来分析和评论这件事的,这也不是我的事情,我想说的是,这件事让我联想到了年前的事情,故事发生在隋朝隋炀帝时期,当时也遇到了一个类似今天的这种悲剧事件。故事发生在隋炀帝大业五年,公元年,距离现在已经有多年了。当时隋炀帝带着西巡队伍在途径甘肃境内的大斗拔谷时,突然出现极端天气,结果一半以上的将士被冻死。这件事本来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至于一直被后世人议论的是,当时已经进入到了盛夏时节,是农历6月,看清楚了,是农历6月,大概是现在的公历7、8月份。农历6月的甘肃遇到暴风雪等极端天气,冻死了一半以上的将士,实在匪夷所思。但这的确是正史所记载的,毋庸置疑。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大斗拔谷事件《元和郡县图志》上记载如下:“大斗拔谷在(删丹)县南二百里,隋大业五年,炀帝躬率将士出西平道讨吐谷浑,还此谷,会大霖雨,士卒冻馁,死者十六七。”《隋书·炀帝纪》载:“(六月)癸卯(初八),经大斗拔谷,山路隘险,鱼贯而出。风霰晦冥,与从官相失,士卒冻死者太半。”《读史方舆纪要》上也有记载:大斗拔谷山(凉州)卫西二百里,山甚高。隋大业五年,伐吐谷浑,自张掖东还。经大斗拔谷山,路隘险,鱼贯而出,风雪晦冥,士多冻馁死者。《北史·隋本纪下》上记载:癸卯,经大斗拔谷。山路隘险,鱼贯而出,风霰晦暝,与后宫相失。士卒冻死者大半。关于这件事,多部史书都有记载,由此可以确定这件事的确发生了。综合以上多部史书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这件事是这样的。公元年,隋炀帝大业五年六月初八,癸卯即初八。这一天,隋炀帝带着西巡队伍途径大斗拔谷。大斗拔谷位于甘肃境内,我查了一下,距离现在的民乐县很近,民乐县城东南约35公里处,南通祁连县城博堡,北达甘肃民乐炒面庄。这里是拦腰切断祁连山的一个峡口,海拔在多米,这是当时青海西宁通往甘肃酒泉、张掖的古道。隋炀帝的队伍在途径大斗拔谷时,突然遭遇极端恶劣天气,是什么极端天气呢?根据以上史料的记载,主要是“风霰晦暝”、“霖雨”、“风雪晦冥”等等,用现在的话来说,其实就是我们现在冰雹、冻雨、大风、暴风天气。遭遇这样的极端天气,造成什么后果呢?史料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大量人畜死亡,死了至少一半以上的将士。至于巡幸所用的大量仪仗物资,不用多说,肯定是丧失殆尽。对于这件事最大的争议就是当时已经盛夏时节,居然还发生了冻死人的事情。众所周知,农历六月份的天气是很热的,后世人第一反应是“按西边地虽寒,不容六月大雪,冻死人畜。”所以,后来的司马光否定了这件事,认为不是隋炀帝在去张掖的途中发生在的,而是在返回途中发生的,是隋炀帝在张掖举办盛会后,返程途发生的。因为此时已至秋季,祁连山区出现这种风雪交加以致冻死人畜的可能性较六月更大。不过这个遭到学术界的质疑,大斗拔谷事件的确是在隋炀帝去的途中发生的,毋庸置疑。后来有学者在5月考察丝绸之路河西道,在达板山“遭到冰雹和暴风雨的袭击一个多钟头,浑身冻僵,口不能语”佐证了大斗拔谷事件的可能性。我们的另一个疑问是,隋炀帝当初为什么要西巡?隋炀帝西巡隋炀帝本来就是一个喜欢巡视天下的皇帝,跟当年的秦始皇一样。隋炀帝当了将近十四年的皇帝,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巡视天下,巡视西北、东部、江南,都有他的足迹。隋炀帝西巡有着他的政治意义,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他想彻底解除吐谷浑的威胁,安定西北边陲,继而耀兵威于西陲,进而征服和经营西域;第二个是夺取丝路贸易控制权,畅通丝绸之路。而隋炀帝这次西巡基本达到了当初他的设想,隋炀帝这次西巡,亲征了吐谷浑,取得巨大胜利,消除了吐谷浑的威胁。“其故地皆空,自西平临羌城以西,且末以东,祁连以南,雪山以北,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皆为隋有。”隋炀帝西巡彻底清除丝路障碍,使得丝绸之路得以畅通,后期来自其它国家的商人和冒险家往返于这条商路,各国使者也来隋朝拜见,甚至为后来丝路贸易在唐代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大斗拔谷跟现在的黄河石林山地差不多,纬度稍微高一点,海拔也差不多,都是多米,都是山地。只不过时间不同,一个是盛夏,一个是初夏。两件事太像了,都是遭遇极端天气导致悲剧发生。隋炀帝当年盛夏在甘肃都遇到这种极端天气,所以说,今天的初夏遇到这种天气的确是可能的。不过我们要反思的是天灾背后是否有人祸呢?值得思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8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