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http://m.39.net/news/a_5798924.html
中国研获石墨烯新材料用光可驱动飞行
6月19日消息,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陈永胜教授和物理学院田建国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经过3年的研究,获得了一种特殊的石墨烯材料,这种材料可在包括太阳光在内的各种光源照射下驱动飞行,其获得的驱动力是传统光压的倍以上,“光动”飞行或将成为可能。
在以往的大量研究中,科学家试图利用“光压”获得动力。“光压”是射在物体上的光所产生的压强。然而,来自光压的驱动力微乎其微,远不能满足航空和航天的负载要求。陈永胜教授等专家研制出的这种石墨烯材料,可以在包括太阳光在内的各种光源照射下有效驱动飞行。
记者在位于南开大学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看到,研究人员将一个重为4毫克的形似“海绵”的圆饼状三维石墨烯材料放置到真空管中。在不同光源的“推动”下,“海绵”瞬间发生了水平或竖直方向的位移,最大移动距离可达40厘米。
陈永胜说,这一性质是由于石墨烯本身的电子性质以及这一材料特殊的宏观形貌结构综合形成的。宏观上这一材料可以看做是由无数个相互电子独立的石墨烯片构成通过化学交联构成,因此总体来说,无数个石墨烯发射电子产生的微小动力的和就可观测到光驱动性能,这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化学火箭。
研究人员介绍,实验所用光源都较弱,如普通激光、氙灯等,室外实验发现太阳光同样可以驱动这种石墨烯材料移动,也就是说对驱动光源的并无特殊要求,因此可以广泛应用。
“这是我们了解到的,迄今为止科学界第一次用光推动一个宏观物体并实现宏观的驱动。”陈永胜教授说,通过定量测量,这种石墨烯材料在光照条件下产生的力是传统光压的千倍以上。“通过计算,公斤的负载,如果利用基于这种石墨烯材料制备的驱动帆板,理论上获得的驱动力至少能使其达到0.09米每秒的加速度。”
空间飞行器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工具,而动力源(行情,咨询)问题一直羁绊着人类无法走得更远。目前几乎所有的航空、航天飞行均采用化学驱动,即通过喷射燃烧的化学物质来获得驱动力,光直接驱动飞行是科学界和航空界多年的梦想。
南洋科技(行情,咨询)年年报点评:业绩稳步增长,成长加速在即
研究机构:国海证券(行情,咨询)分析师:代鹏举
事件:2月5日晚,公司发布年度年报,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亿元,同比增长58.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38.2%;基本每股收益为0.09元,较上年同期增28.6%。
点评:
太阳能背材膜产能负荷提高及合并东旭成8-12月份报表,推动年年报业绩增长。报告期公司传统电容薄膜业务受到市场供需情况变化的影响,销售收入略有下降。但2.5万吨背材膜项目达产,负荷逐步提高到80%,销量增加。同时下半年并入国内光学膜领先企业宁波东旭成年8~12月份报表。
公司与并购的东旭成协同发展,将占据国内光学膜市场制高点。1)全球光学膜市场约亿元,属于高毛利市场,大部分被日韩台企业垄断,国内光学膜产品一旦实现量产将打开巨大的进口替代空间。2)宁波东旭成在国内光学膜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其反射膜和扩散膜性能已达到一流水平,增亮膜进入调试收尾阶段,即将向韩国LG批量供货。公司收购东旭成,跟公司的光学膜基膜协同发展,大幅提升公司未来的成长预期。
太阳能电池背材膜是公司盈利的稳健贡献点。目前我国的太阳能背材膜大部分依赖进口,国产化的进程加速,预计年国内产能占比达到30%左右,与70%(国外厂商产能占比)的太阳能组件产能相比存在较大的缺口,仍有很大的进口替代空间。公司背板基膜成功导入市场,产品性能和品质得到下游中高端客户的高度认可,并培育了苏州中来等一批优质高端客户群,供货量逐步提高。
2.5万吨太阳背板基膜扩产项目,产销量稳步增长,目前达产率达到80%以上。随着未来新增5万吨产能释放,市占率将大幅上升,将成为公司盈利的稳健贡献点。
锂电隔膜即将量产供货为公司提供业绩弹性。公司年产1万平方米锂电隔膜生产线在试产供货;年产万平方米锂电隔膜项目设备已完成安装,进入调试阶段,年二季度试产。随着万平米项目投产,将成为公司未来业绩的最大弹性来源。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公司以研发驱动多种产品深度拓展,内涵式增长和外延式增长并举,增长潜力显着。预计公司-年EPS为0.08、0.46和0.7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募投项目达产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新产品推广不确定的风险。
拓邦股份(行情,咨询):明确未来业绩高成长战略
研究机构:民族证券分析师:陈伟
投资要点:
拓邦股份通过这次收购,明确了未来发展战略,即成为世界一流的智能控制系统方案服务商,15年公司收入有望实现18亿,比去年增加60%左右,收入增量的来源包括:公司通过深耕大客户战略,发挥产品的协同优势有利于扩大公司的产品销售种类;公司不断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推升智能控制器产品升级;公司不断拓展智能控制器应用的新兴领域,如智能家居控制器销量的快速增长有望拉动公司业绩;今年公司新能源收入有望达到2亿,增长61%。
16年公司有望实现明年30亿的收入,其中智能控制器收入预计将从15年15亿提高到明年20亿,收入增量来源包括:公司加大海外市场尤其是具有较大增长潜力地区的布局;随着国内家电龙头厂商更多将核心资源集中于品牌建设与技术研发,更多智能控制器产品将外包给第三方,公司作为国内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厂商将受益;公司还将通过收购在特定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的智能家居企业,以进一步充实智能家居的产品线,强化公司智能家居控制器的市场领先优势;公司智能控制器定增项目预计将在年中投产,有望缓解目前产能紧张;新能源业务收入有望大幅增长至8-10亿。
公司通过收购深圳研控自动化获得了进军工业控制市场的良好契机,并有望在未来实现跨越式发展。而更重要的是,公司未来还将以深圳研控自动化为平台,收购更多能与研控自动化形成技术和市场互补的工控企业,以不断将产品向中、高端领域与客户拓展,以确定公司在工控领域的领先优势。
鉴于未来两年公司业绩高成长确定,给予公司15年80倍估值,15年目标价35元,相对于21元市价具有较大上升空间,给予增持评级。
方大炭素(行情,咨询):受益于核电重启、光伏回暖,国内炭素制品龙头有望一展宏图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行情,咨询)分析师:刘元瑞,王鹤涛,陈文敏
报告要点
事件描述
方大炭素跟踪报告。
事件评论
传统石墨电极受益于集中度提升:公司是世界领先的石墨电极及炭素制品专业化生产基地,技术实力及设备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目前炭素行业产能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公司目前产品形成3大系列、38个品种、种规格,主要包括普通功率、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微孔、半石墨质、铝用炭砖和各种矿热炉用内衬炭砖;特种石墨、生物炭、炭毡和炭/炭复合材料等,并且具备以石灰石为原料制备石墨烯的专利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有色、航天、航空、医疗、核电、光伏等领域。
公司主导产品传统石墨电极的年产量18万吨,50%出口海外市场,50%供应国内主要钢厂。虽然年受国内外钢铁行业景气度持续走低影响,石墨电极产品价格一再下跌,不过,鉴于公司行业龙头地位,在市场低迷之际,公司后续发展将明显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
特种石墨受益于核电重启、光伏回暖:除传统产品石墨电极之外,公司在高端产品特种石墨方面具有领先优势,目前具有特种石墨产能吨,包括核石墨、等静压石墨等,主要应用于核电、光伏等领域。同时,进展顺利的3万吨特种石墨募投项目,将显着扩大公司高端产能优势。其中,作为高温气冷堆等第四代核电技术中最稳定、安全的堆芯材料,公司核石墨业务发展将显着受益于国内核电建设项目重启;等静压石墨是光伏产业,制造多晶硅、单晶硅热场中不可替代的材料,公司作为国内等静压石墨领域龙头,其在技术、产能方面的绝对优势,将有助于公司等静压石墨业务充分受益于当前国内光伏产业回暖。
国际化并购,助力碳纤维制品转型升级:公司收购抚顺方泰和江碳公司之后,成功进入碳纤维制品领域,目前具有约吨碳纤维制品产能。碳纤维制品强度大,硬度高,远超过同体积同重量的金属材质,在航空、航海、军工等高科技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江碳公司近期公告有意收购某国外碳纤维深加工制造企业%股权或控股权。预计此次合作将有望带动公司产品结构向高端领域转型升级,从而扭转公司目前公司碳纤维制品业务整体处于亏损的状态,由此将显着增强公司未来业绩弹性。
预计公司、年EPS分别为0.23元和0.28元,维持“推荐”评级。
南都电源(行情68,咨询):储能将为南都插上腾飞的翅膀
研究机构:国泰君安(行情,咨询)分析师:宋嘉吉,王胜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级,上调目标价至43元:我们看好储能在能源互联网的广阔应用前景,看好在储能领域布局超过5年的南都电源有望成为领导者,且公司正积极拓展储能运营业务。预测-年的EPS分别为0.25/0.35/0.51元,参考能源互联网相关公司估值,给予南都电源15年PEG4倍估值,上调目标价至43元,维持“增持”评级。
南都储能业务巨大的增长前景被低估。市场认为储能缺乏足够的经济效益且存在多种技术方案,因此对南都储能业务的增长情景提出质疑,但是我们认为南都储能业务拥有巨大的增长情景。原因:○1铅炭储能的度电成本最低可能到5毛,而我国大部门地区的电价差超过8毛,个别地区甚至超过1块,储能有巨大的经济效益○2虽然储能技术有铅炭、锂以及全钒液流三种,但是铅炭是最理想的方案,原因:a成本优势,锂的度电成本是铅炭的3倍,在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以及工人效率已达极限的情况下,未来成本下降空间已不大b安全稳定优势,锂在功率只有KW级的汽车行业尚有安全隐患,储能系统的功率在MW级别C全钒液流成本过于高昂且技术还远未成熟,难以规模商用○3从大型储能项目的运行状况看,铅炭是大规模储能最理想的解决方案,国际只有四家厂商掌握铅炭核心技术,南都是国内唯一一家○4南都是国内最早布局储能的厂商,对国内储能行业有强示范效应的东福山岛储能项目已经有5年0故障0维护的商用经验。
催化剂:储能补贴政策出台;售电牌照发放。
核心风险:储能补贴政策迟迟未出台;南都储能项目推广速度缓慢。
中国宝安(行情,咨询):多方合作,进一步夯实新能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霸主地位
研究机构:招商证券(行情,咨询)分析师:张士宝,孙恒业
公司控股子公司贝特瑞一方面与中科院物理所签署长期合作协议,致力于锂电池负极材料研究及转化工作,全方位拓展公司的技术实力;另一方面,又与中铁资源就萝北县云山石墨矿及鹤岗石墨矿的开采深加工工作展开全面合作,彻底贯通新能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全产业链,我们强烈看好贝特瑞作为新能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龙头未来的发展空间,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
公司与中科院物理所签署锂电池材料合作协议,致力于锂电池负极材料研究及成果转换。该协议有助于贝特瑞更快掌握金属锂负极材料的修饰技术、制备技术,同时将进一步加快金属锂负极材料的产业化进程。
另一方面,公司与中铁资源就萝北县云山石墨矿及鹤岗石墨矿的开采深加工工作展开全面合作,以云山石墨原材料供应为主要材料来源,以贝特瑞拥有的石墨深加工技术为技术支撑,以国际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蓬勃的发展趋势为契机,开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锂离子负极材料研发和供应基地,最终形成负极材料、石墨乳、氟化石墨等多产品的天然石墨精深加工基地。
全国新能源(行情,咨询)汽车3月生产1.35万辆,环比增长15.7%,符合预期。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速将达到20%以上。而全球范围内,已经有70万辆的既存量。预计到年,全球新能源电动汽车(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有望达到万辆,按照一辆车平均30公斤的负极材料需求量计算,则有60万吨的市场空间。贝特瑞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商,年全年出货量大约吨左右,占比全球产量约35%,预计年全年出货量超过2万吨。若按照当前的产能计算,则未来5年内的负极材料供给缺口达到24万吨。公司掌控了相当储量的石墨矿资源,石墨烯产业链得以全面延伸。历时四年致力打造的上游价值产业链已基本形成。
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我们认为公司退出地产、转战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重大转型战略完全顺应中国经济转型的发展潮流,公司多元化转型完全既具备前瞻性,同时又具备巨大的盈利空间。预计-年EPS分别为0.27,0.29和0.32元。
风险提示:油价下跌,对新能源汽车预期造成冲击。
资深投资顾问汇聚,实时一对一荐股诊股;
一季度爱投顾用户平均收益率超过38%。
加多家券商任你选,佣金最低万2.5;
入爱投顾,与专业投资顾问一起征战股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