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吉林省汪清县公安局民警成功帮助离家25年的流浪老人张大祥(化名)找到了亲人。中秋节前夕,张大祥与家人高高兴兴地踏上了返回黑龙江老家的列车。这个中秋节,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
辖区内发现疑似走失人员
9月22日10时许,汪清县公安局天桥岭派出所民警在开展入户走访时,有村民反映,几天前村里来了陌生男子,好像精神有些不正常,浑身脏兮兮的,可能是走失人员。得知情况后,民警立即赶到那所房屋查看。
破败的空屋比较脏乱,屋内一名60岁左右的男子呆立着,民警向他询问身份信息,该男子言语不清,关于个人的信息一概不知。
费了半天周折,民警才了解到该男子是从外地辗转而来,到达天桥岭镇后,以采摘药材为生。他没有身份证,只说自己姓张,老家是黑龙江的。
民警一边安抚男子情绪,一边查找有价值的线索。在男子随身携带的一个破旧书包中,找到一张多年前的暂住证,上边写有“张大祥”。
接下来,民警一边与老人聊天以便确认更多信息,一边联系派出所同事,通过公安信息系统查询张大祥的详细户籍信息,却没有任何结果。大家分析,该男子极有可能因精神障碍等原因走失多年,没有办理二代身份证,导致信息库中查询不到此人。
比中了一条20年前的警情
随后,民警将该男子带回天桥岭派出所,打算进一步核实查找其身份信息。民警们耐心询问情况,但张大祥口齿不清,无法有效表达,线索非常有限,这给查找工作也带来了很大难度。
交流过程中,民警们也获得过一些零散信息,几经开展模糊查询,可是一直没有突破,一时间查找工作陷入僵局。
午饭时间到了,所长范宏波让食堂给张大祥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当热腾腾的饭菜端上来时,张大祥突然流出了眼泪,“谢谢你们!”
范宏波坐在一旁和张大祥拉起了家常。唠了10多分钟后,张大祥口中屡次提到“罗北”“小波”两个重要词汇。
“罗北”“小波”,这两个词是地名还是人名?范宏波和民警们进行了讨论。最终,大家认为应该对“罗北”进行查询,果然有了重大进展:在黑龙江省鹤岗市有个萝北县。
“马上跟萝北县公安局联系!他很可能是当地居民。”范宏波凭借多年工作经验,判断这里应该大有文章。经密切联系,萝北县公安局果然确认25年前,当地一条警情显示,有一名走失人员叫张大祥,患有精神障碍疾病。而张大祥的联系人,正是叫张某波(化名)。张某波,会不会就是张大祥提到的“小波”呢?
一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兴奋之余,民警立刻开始寻找张大祥家属。因为时间久远,对方联系方式早已改变。但民警没有放弃,通过多种途径,几经波折终于联系到老人的儿子张某波。
取得联系那一刻,张某波在电话里听说父亲找到了,心情十分激动。他说自己和家人马上到汪清县接父亲回家。
9月24日下午,张某波和妻子几经辗转从黑龙江省赶到天桥岭派出所。见面那一刻,张大祥与儿子一家相拥而泣。张某波紧握范宏波的手说:“非常感谢天桥岭派出所民警,你们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我终于找到父亲了。”
原来,30多年前张大祥不幸患上精神抑郁症,曾多次离家出走,多次被家人找回。但是年9月,张大祥再次离家出走,这次却没有回来。
25年间,张某波和家人也一直没有放弃对张大祥的寻找,但是始终没有确切结果。张某波没想到,这一天突然接到天桥岭派出所电话,细心的民警竟然帮助自己找到漂泊流浪在外的老父亲。
9月25日上午,张大祥与儿子、儿媳登上了回家的列车。忙碌了多日的派出所民警,向他们挥手告别。(中国警察网记者李吉胜、通讯员叶震宇、刘超群)